五月月报丨MaxKB在教育行业的应用进展与典型场景

发布于 2025年05月16日

在2025年的3月和4月的“用户应用月度报告”中,MaxKB开源项目组相继总结了MaxKB开源项目在政府、公共事业、教育、医疗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应用情况。毫无疑问,在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被各行各业的用户广泛接受之后,AI应用建设并运营的步伐也在显著加快。作为帮助用户构建企业级AI助手的重要工具,MaxKB的行业拓展进程不断加快并持续深化。

继《MaxKB正在被政府、公共事业、教育和医疗行业用户广泛采纳》(2025年3月)和《MaxKB正在被能源、交通、金属矿产等行业企业广泛采纳》(2025年4月)的报告后,本月我们来总结一下MaxKB在教育行业的应用进展和典型场景。

近期,MaxKB新增的高等学校用户包括天津外国语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江苏大学、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西南政法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广州理工学院、云南民族大学、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湖南科技大学、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苏州城市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和华中农业大学。

中小学教育方面,MaxKB新增用户包括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广东省东莞市塘厦第二初级中学和云南大学附属中学星耀学校。

高等学校

我们看到,在高等学校的使用群体中,用户通过“DeepSeek+MaxKB”的组合搭建的AI助手主要应用在教学辅助、学术研究、校园服务、行政办公、财务管理、招生等场景。

教学辅助:围绕教学需求,通过AI助手满足高校师生教案准备、知识点解析、作业批改、学习计划制定等方面的需求。

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基于DeepSeek可快速生成教案设计、分层练习题及图文教学素材,解决教师灵感枯竭问题。例如,输入关键词即可获取教学资料,节省80%的备课时间。

▲图1 中南财经大学“财晓法”智能体

学术研究:针对不同的学术研究或者科研领域,AI助手主要提供文献检索、数据分析、资料整理等方面的能力。

以西南政法大学的“西小政”AI助手为例,将DeepSeek的能力应用在法律场景中,支持对于案件的辅助分析。通过输入案件细节,AI提取争议焦点,并且提供类案参考与胜诉策略。

▲图2 西南政法大学“西小政”AI助手

校园服务与行政办公:校园生活服务类问答与行政办公类问答是高校落地AI助手的重要场景,也是大部分高校构建AI应用的第一步。在本月收集到的17所使用了MaxKB项目的高校中,有10所学校搭建了校园服务相关的AI助手。

重庆交通大学的“渝小交”AI智能助手深度融合DeepSeek-R1认知智能引擎功能,支持多轮对话管理、情境化推理及个性化内容生成,并通过深度语义理解与场景化学习,有效提升问题解析能力,支持各类校园资讯信息检索,以及学生对奖学金评定疑问及教师职称评定政策变动等内容的问答交互。

▲图3 重庆交通大学“渝小交”AI助手

财务管理:一些高校将“DeepSeek+MaxKB”的组合应用在一些垂直和聚焦的场景中,例如财务管理。

青岛理工大学构建的“AI财务智能助手”,全面完成对青岛理工大学财务服务手册(第七版)、财务制度汇编以及校内20余个财务文件的学习与深度训练,适于财务服务相关问题问答,为学校财务工作注入了全新的智能化活力。

中国美术学院的“国美钉-财务问答”助手,致力于成为师生身边的AI财务专员。“国美钉-财务问答”助手涵盖了财务基本信息、日常报销、公务卡办理、三公经费、会议、培训、差旅、酬金、采购、收费、票据、社保公积金、系统使用、常用下载等业务模块,共梳理2451个财务问答,其中梳理师生高频咨询财务问答351个。

▲图4 中国美术学院“国美钉-财务问答”助手

招生:招生工作是大学的一项重要且系统性的工作,与学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将AI助手应用在高校招生的场景下,有助于帮助高校提升招生工作效率,打造人性化的智能服务体验。

以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为例,其招生AI小助手支持智能解析用户需求,提供精准、可靠的解答服务,同时可以通过多轮语义分析,精准把握咨询需求,提供连贯精准的招生解答。

▲图5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招生AI助手

中小学

除了庞大的高校用户群体外,MaxKB也开始被中小学用户所采纳。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基于“核心能力本地化+算力弹性扩展”的模式构建私有化AI平台,该平台支持知识库管理、智能体应用开发及大模型推理等多项业务。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第二初级中学正在摸索和尝试“MaxKB+DeepSeek”本地大语言模型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路径。通过知识库问答系统,实现全过程对话式的人机协同的教学模式。

例如,当学生初次接触人工智能的项目,无法完全理解和吸收新概念时,本地大语言模型知识库问答系统可以充当智能虚拟导师,为学生扩展更多的创作思路,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教师也可以在课前准备好课程知识点、预设好学生可能存在疑惑,制作成QA回答并导入至知识库。在对答过程中,教师可以查看对话日志,实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该系统紧密贴合课程内容,在多轮的问答交互中,深度分析学生的反馈,提供定制化的对答。

▲图6 中学生与本地大模型交流共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