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云路上再出发,我选择了FIT2CLOUD

发布于 2015年09月19日

作者: 徐桂林

就在一个星期前,我离开了阿里云,加入混合云管理初创公司--FIT2CLOUD。对于我来说,这也是一个突然的决定。毕竟加入阿里云时间不长,还根本没有到所谓的审美疲劳期(何况现在的阿里云还是历史上最好的阿里云)。但是这又是一个非常自然的事情,因为我个人的兴趣一直在云上,尤其是如何更好使用云计算平台上。非常幸运的是,我遇见了FIT2CLOUD,一家在国内不多见的对云计算及DevOps同时兼有理念和实践经验的初创公司。于是,我选择了FIT2CLOUD作为上云路上的新起点。

1. 初识云计算

2006年,我从浙大CAD&CG实验室研究生毕业后选择了一家欧洲的硬件厂商(意法半导体)开始了我的职业生涯。说起来也有意思,之所以选择这家公司是因为我研究生毕业设计的主题是移动平台上的三维图形加速实现。那时候智能手机时代还没有开始,iPhone也还没有出现。而且因为移动设备的电池问题,其上面三维图形绘制都是用软件模拟实现(而不是类似PC上的显卡)。我在做研究生毕业设计时,整个实现的绘制效率一致提不上去,非常郁闷。而意法半导体正好有一个团队在做同样的事情,但是他们会使用硬件加速的方式解决它。所以我就选择了这家公司,希望继续研究生时的工作方向。

在意法半导体工作一年时间,由于不太适应欧洲公司的工作节奏和氛围,我选择了加入Autodesk,一家在图形设计领域的纯软件公司。Autodesk是一家非常有意思的公司,它和微软、Adobe诞生在差不多时代,在图形设计领域拥有巨大的领先优势。旗下的多款产品(如AutoCAD、3D Max、Maya、Revit等等)应该被不少人所熟知。因为公司名称的原因,这家公司经常被国人戏称为“自动麻将桌”公司。在这个“麻将桌”上,我玩了接近七年的“麻将”,其中遇到了非常多的贵人相助。当然,我也在这期间遇到了云计算和AWS,并迅速成为它的拥趸。

由于我在Autodesk Labs工作,接触到新技术会更加容易点。在2009年上半年时,当时手头上一个SaaS项目即将结束成型并转交给产品部门。我们团队的美国架构师告诉我们下面一个项目会开始用到AWS。在那时候,我眼中的亚马逊仍然是一个卖书的网站。当第一次听说亚马逊还卖IT基础设施,觉得不可思议。接下来,美国的同事给我们做了一个关于AWS的介绍和上手指南。随着项目使用AWS的服务越来越多,个人对于云计算的理解也在逐渐加深,并惊叹于云计算的创新性和革命性。而且,由于IaaS提供的是基础设施层服务,它对于整个IT系统设计、开发已经运维有着全局性的影响。所以,一旦使用上IaaS平台作为IT基础设施,很多原来成熟的方法都会受到挑战,甚至淘汰。正因为如此,我个人开始总结部分云上最佳实践,并努力让更多人理解这些最佳实践背后的缘由。

如此同时,因为公司项目希望进入国内落地,我从2012年开始关注国内云平台厂商(主要是IaaS厂商)。由于国内IaaS厂商的发展路径和国外有很大不同,并且产品完整性(如API)有所欠缺,所以整个项目落地一直未能完成。但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是看到了国内云厂商的快速进步,有了加入国内IaaS厂商的想法。

2. 加入阿里云

在经历一番曲折之后,我非常幸运地获得加入阿里云的机会,成为阿里云简单日志服务(SLS)的一员。对于我来说,这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理解云计算,即从IaaS厂商(而不是IaaS用户)来理解云计算。同时,日志服务又是一个典型的大数据类服务,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份工作对于我来说非常有挑战,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我自己也确实从中学习到非常多的东西。如果要粗略总结,可以归纳成为下面两点:

  1. 从IaaS供应商角度去理解很多问题时候,你会发现很多原来认为理所应当的事情其实背后都面临着巨大的技术和产品上的挑战。尤其是作为公有云IaaS厂商来考虑问题时,你的任何一个决策都必须满足大规模上的可扩展性、面对不同层次用户的可理解性。所以,当大家抱怨国内云技术厂商的“不给力”时候,还希望能够多一些理解。我也相信这些厂商是在尽全力改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2. 大数据和云计算确实是天生一对。一方面,大数据需要云计算平台承载。而另外一个方面,云计算也需要大数据让其价值最大化。我相信大家会看到IaaS厂商在大数据领域继续长期投入,并最终会给大家提供一个更好用的数据平台服务。

当然,在这其中我也开始了解一些日志相关的领域知识以及大数据基础知识。不过由于时间太短,目前对于这些的理解只能是管中窥豹,还非常浅薄。我现在离开了大数据领域,但我相信这只是一个暂时离别,在不太遥远的未来一定会重新与此再聚首。最后,如果要说阿里云过去一年的变化,我觉得其官网的slogan最能说明。一年半之前的slogan是“打造数据分享第一平台”,而现在的slogan则是“全球领先的云计算服务平台”。这个slogan的变化非常值得大家去体会。

3. 我眼中云计算

现在还清楚记得在美国同事给我们介绍AWS的第一次培训中,美国架构师在整个PPT最后一页用下面公式向我们解释云计算的革命性:

从成本上看:1000台机器 x 1个小时 = 1台机器 x 1000个小时

坦率得说,我当时并没有完全理解这个公式,直到使用AWS快两年后才慢慢体会到这背后意义。总结来说,这个公式包括两层意义:

  1. 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IaaS让IT基础设施交付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云计算“弹性交付、按需付费”的这一最根本特性。这带来的是IT系统敏捷性,以前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完成的任务,现在在成本不变的前提下能够缩短上千倍时间。

  2. IaaS的出现,让小组织和大组织在IT基础设施上重新获得了的平等。这就像互联网让所有人在获得信息的机会上变得平等一样具有革命性。在IaaS之前,小组织和大组织在IT基础设施及生产环境上有着先天性的不平等,而且这种不平等已经严重阻碍了IT行业的创新。幸运的是IaaS及时出现并迅速成为新一轮小组织创新成长的基础设施(在过去五年内快速成长起来的“独角兽”企业基本都是把其IT系统运行在IaaS上)。

尽管当下“云计算”这个词已经在国内火了好几年,但我仍然认为有相当部分的人没理解上面这个公式的重要性。个人甚至认为这是到目前为止我看到的对于云计算(主要指公有IaaS)最好的一个诠释。

随着公司项目的不断进展,我也在不断加深对于云计算(尤其是AWS)的理解。而且,令我非常钦佩的是AWS用其优秀的产品设计持续精妙地诠释着云计算“弹性交付、按需付费”这个根本特性。尽管云计算的后来者越来越多(甚至有Google这样云计算技术领域的奠基者),但个人认为到现在为止,AWS在用产品诠释云计算根本特征上仍然做得最好。

4. 我和FIT2CLOUD

初次知晓阮志敏(FIT2CLOUD创始人)是因为看到其发表的文章《谈对国内公有云两个计费现象的思考》。对其中的很多观点和思考非常认同。后来阮志敏和另外两位兄弟一块创立了FIT2CLOUD并很快成为阿里云的合作伙伴(最近升级为金牌合作伙伴),我们开始有了接触和相互了解。在我看来,FIT2CLOUD是一家致力于提升国内用户使用云平台成熟度的公司。由于各种客观的条件限制,国内云计算的普及以及影响力还是要弱于国外。而国内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又对IT基础设施产生巨大的刚需需求。这对矛盾让国内的IT从业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一线运维人员又是首当其冲。所以,FIT2CLOUD目前的产品切入点就在云上管理和运维。

  1. 尽管运维圈内有很多关于运维危机的讨论,但是我们认为国内运维的首要挑战并不是要不要专职运维的问题,而是如何提高现有运维效率的问题,尤其是如何面对云计算成为新常态下的运维管理新挑战。我们希望通过FIT2CLOUD能够帮助运维及其他工程人员充分发挥云的优势,提升运维管理效率。

  2. 随着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传统软件生产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现在,软件开发必须以持续交付给终端客户新价值为目标,并在其中完成不断迭代和改进。因此,过去几年的DevOps思潮逐步盛行起来并成为另外一个新常态。我们希望通过FIT2CLOUD能够帮助团队更好落地DevOps实践并最终达到应用持续交付的目标。

加入FIT2CLOUD后,我将负责FIT2CLOUD的技术布道及生态合作。如果你有与此相关的事宜需要联系FIT2CLOUD,可以直接找到我。我们非常欢迎和各位共同布道、一块合作,推动云技术在国内IT行业的落地。

最后,"fit2cloud"我来维护的FIT2CLOUD官方公众号。尽管称之为“官方”公众号,我个人不会把它弄成“官方”风格。相反,我会通过这个公众号和大家持续分享我们的思考,并带来尽可能多的“干货”。这里恳请大家能够关注我们,也希望我们的分享能带给大家更多的思考。

作者简介:

徐桂林,最近加入FIT2CLOUD,负责公司的技术布道和生态合作。在此之前先后供职于意法半导体、Autodesk和阿里云。徐桂林热衷于云计算(尤其是公有云IaaS平台),有过多年AWS的生产环境工作经历,是较早在国内分享AWS上实践经验的作者之一。